“十一”长假就要来了,这是一年中最美的金秋时节,很多人已提前计划了出游线路。长假七天,将有数千万乃至上亿人次的城际大迁徙,在饱览美景、品味美食的背后,绝不能忽视旅游垃圾。
笔者认为,景区里的垃圾,不应该只是用“谴责”“愤慨”来解决,找到“办法”最重要。长假是为了放松休息,也会为地区经济产生多个领域的消费拉动,但蜂拥而至的游客,却往往代表着蜂拥而至的垃圾,旅游途中产生的垃圾污染生态环境,这对景区清洁工来说是不堪重负的“垃圾劫”。道路平坦的景区还好,若是环卫工加班加点,还可以保持基本整洁;就怕在悬崖上、险峰里、大海中的垃圾,游客的随手一扔,对于清洁人员来说,可能就是一次关乎生死的危险劳动。各种负责环卫工作的“蜘蛛侠”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悬崖下几百多米处捡拾游客丢弃的塑料瓶和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清理峭壁及树枝上的垃圾……
日前,有媒体发出倡议:假期将近,带上垃圾袋吧,方便自己也保护了环境。是啊,对于游客来说,塑料袋很轻,却是对自身素质的一次重要体现。对于景区来说,塑料袋很小,却能保持住青山绿水的曼妙风貌。笔者的另一个提议是,景区在售票处可发放专门设计的景区特色垃圾袋,凡是从景区出来的游客可以凭借自行搜集的垃圾,获得纪念品等小奖励。挖掘全员智慧、引导游客自动自发去保护环境,这不但减少了景区清洁工的工作量,也是对国民素质教育的良好提升。让景区的垃圾越来越少,并不难——只要我们每个人愿意随手把垃圾装进口袋。
编辑:姜国庆 来源:大连日报 大连旅游travel.runsky.com
|